2024年9月 每日一悟
发布时间: 2024-09-09 09:47:30  

2024年9月      每日一悟

1. 解读国资国企改革最新重点任务!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成为重要议题

  “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分类考核、分类核算”“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完善国资国企管理监督体制机制”……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人民日报》刊文表示,要自觉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为重大责任,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衔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改革实效。同时就全面落实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了解读。

“今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呈现新动向,除了体制机制类改革外,更加强调了功能使命类的革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和增强核心功能等领域”,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对此向记者表示,目前,优化国有资产资源配置成为重要议题,剥离处置“两非”“两资”、盘活存量资源,以及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等举措,有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有力破除,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的71.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17.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2.0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万亿元,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但一些影响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的顽瘴痼疾尚未完全解决。张玉卓认为,一些企业仍然存在资产收益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价值创造能力不强等问题,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适应。

也正因此,要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锻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

在深化改革、打造现代新国企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是其中重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袁东明认为,对于新时代的国有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更集中地体现在持续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方面。国有企业无一例外在国家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重要核心功能。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功能,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在经济学界,采用使命导向的分类方法更能准确地阐释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的特殊性。展望未来,国资国企的使命应聚焦于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不同类型的国资国企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承担的功能和使命不同。因此,国资国企的功能定位应当细化,以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黄群慧说。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目标,坚持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改革重点,坚持“放得活”与“管得住”的辩证统一,实现国资国企治理现代化。

2.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零

所谓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行动也能定义结果,如果没有执行,战略再好,方向再明确,一切都是零。

团队没有执行力,主要是这三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不愿干。

员工为什么不愿意干?

一方面,你把目标分配下去了,但没有跟下属充分探讨,他也不认同。他就会认为这是你的目标,不是他的目标,和他没有关系,所以就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干。

另一方面,就是做这件事没有好处。根据人性,员工只会为自己奋斗,他不会为了公司奋斗,更不会为了管理者而奋斗,如果他做这件事没有明确的工作奖励和工作惩罚,他也就没有动力。

状态是第一生产力,当员工不愿意干,哪怕他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他是“骗你” 的,他只会象征性执行、折扣地执行。

第二个,不会干。

团队没有执行力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不会干。

你定了一个目标,安排了一个任务,但是他没有工作的知识和技能,缺乏能力,这时候就不会有执行力。比如最近奥运会,一个人刚开始训练,你却要求他拿一个奥运会金牌,肯定是做不到的。

另一方面,要完成任务,是需要资源和人手的。但他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条件,也没有得到支持,巧妇难无米之炊,所以他就会束手无策,只能苦苦挣扎,或者半途而废。

员工不会干,就不会有执行力。

第三个,不敢干。

员工不敢干,也会导致团队没有执行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犯错是成长的成本。

执行力的3个层次

第一层,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干。

为了保证执行力,你一定要让他知道为什么要干。这么做,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二层,让他知道怎么干。

很多团队执行力不好,是因为员工不知道怎么干。方向明确,思路清晰,计划有序,才能执行有力。

第三层,他干完有什么好处。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曾说:团队执行力就是“公司奖惩制度的严格实施”。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博士,也通过研究发现:

没有激励,员工仅发挥20%~30的能力,受到激励,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

所以,你想让所有人都动起来,就要从人性出发,把激励做好。

3.事事有回音

所谓事事有回音,就是给人确定性。

如果事情太难,无法完成,那至少也要给一个反馈。“对不起,我尝试运用了各种方法,依然没有完成。目前进度60%,状态是……”

对于管理者来说,一件事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和反馈,他们就能了解进展,心里有数,就可以更方便地安排工作。

放到个人身上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心里有数,我们就能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防止突发的意外情况。

比如,那位项目经理,在执行的过程中。上级突然来询问项目进展,如果他回答:“我们现在遇到困难,正在解决。”

如果你是他的上级,得到这样的回复,你会怎么想。

是的,这个回答很敷衍。至少也应该简述一下项目进度和具体情况。

比如,目前进度是50%,但遇到技术难题,正在跟团队协商解决,预计可以按时完成。

这样,上级心里就有数了,对项目整体就有了掌握,有了确定性。

事事有回音,也是良好的态度和人际关系能力的体现,这是我们对他人的尊重。有了这种确定性,别人会更有信心与我们合作,信任我们。

同时,事事有回音,也涉及有效的沟通和信息流动。

当信息在团队中畅通流动,并有回应时,就可以减少误解和不必要的延迟,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效能。

这种信息的确定性,会使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团队成员之间,就能更好地规划和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