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悟
发布时间: 2024-01-24 17:37:59  


每日一悟

1.心在一起才是团队

  一日,锁对钥匙埋怨道:“我每天辛辛苦苦为主人看守家门,而主人喜欢的却是你,总是每天把你带在身边。” 而钥匙也不满地说:“你每天待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多安逸啊!我每天跟着主人,日晒雨淋的,多辛苦啊!”

  一次,钥匙也想过一过锁那种安逸的生活,于是把自己偷偷藏了起来。主人出门后回家,不见了开锁的钥匙,气急之下,把锁给砸了,并把锁扔进了垃圾堆里。
  主人进屋后,找到了那把钥匙,气愤地说:“锁也砸了,现在留着你还有什么用呢?”说完,把钥匙也扔进了垃圾堆里。

  在垃圾堆里相遇的锁和钥匙,不由感叹起来:“今天我们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都是因为过去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是相互配合,而是相互妒忌和猜疑啊!”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的,互相扯皮、争斗,只能是两败俱伤,唯有互相配合,团队协作,方能共同繁荣!

2.一个团队必备基本要素——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埃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观点: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应该是学习型的团队。

3.一个团队必备基本要素——信任

  

两只鸟在一起生活,雄鸟采集了满满一巢果仁让雌鸟保存,由于天气干燥,果仁脱水变小,一巢果仁看上去只剩下原来的一半。

  雄鸟以为是雌鸟偷吃了,就把它啄死了,过了几天,下了几场雨后,空气湿润了,果仁又涨成满满的一巢。这时雄鸟十分后悔地说:“是我错怪了雌鸟!”

  观点:老板、同事之间要相互信任,很多幸福团结的团队就毁于怀疑和猜忌。所以,对同事、员工要保持信任,不要让猜疑毁了团队。

4.一个团队必备基本要素——慎重

  两只乌鸦在树上对骂起来,它们越骂越凶,越吵越激动,最后一只乌鸦随手捡起一样东西向另一只乌鸦打去。

  那东西击中另一只乌鸦后碎裂开来,这时丢东西的乌鸦才发现,自己打出去的东西原来是自己一只尚未孵化好的蛋。

  观点: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尤其是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智,不可冲动,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团队。

四、换位

  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观点:有时候,已之所欲,也勿施于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同事,遇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同事、员工。

5.一个团队必备基本要素——快乐

  小猪开始学做蛋糕,但它做出的蛋糕总是不好吃。它问公鸡师傅,公鸡想想,问它做蛋糕的原料是什么。小猪说,为了怕浪费,它做蛋糕用的全是一些快要坏了的鸡蛋,

  公鸡对小猪说:“记住,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

  观点:是的,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同样地,只有用快乐的心情才能构建起幸福的团队。所以,进门之前,请把在外面的烦恼通通抛掉,带一张笑脸进来。如果所有的团队都能这样做,那麽这个团队一定是最幸福的。

6.关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关注要点——新一轮国企改革与过往异同

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企改革大致经历为经营管理方式改革、企业制度改革、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四个阶段。1978-1998年,国企改革初期主要针对经营管理和经营制度进行改革,采用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式激活生产效率;1999-2012年为国资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时期,期间国资委设立,国企法人治理结构趋于完善;2012-2020年,国企改革进入深化改革时期,分类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全面推进。2020-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更加强调改革落实,围绕提升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等改革方向提出可衡量、可考核的目标要求。2023年,本轮国企改革仍处于深化改革阶段,国资委提出本轮国改将更侧重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国企核心功能,在巩固深化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提高企业活力效率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7.关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关注要点——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增强国企核心功能

主要从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四方面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增强国企核心功能,加大对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一是聚焦科技。国有企业应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在增强创新体系的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通道。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产业投资力度,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领域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支撑国家算力的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在产业链循环畅通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持续推动基础固链、技术补链、优化塑链、融合强链。

海控集团一直以服务实体产业发展为己任,重点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光电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并通过投资并购、基金培育等方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新一轮国改之下,建议集团坚持一以贯之的产融结合发展思路,打通资本、产业、科技资源的循环渠道,助力产业体系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二是聚焦效率。央企应围绕“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精益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努力实现国有企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中“一利五率”,即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营业现金比率。具体要求是“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是指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增大国资央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分量。“一稳”是指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是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考核指标进一步提升。

中央企业的目标管理体系中六项考核指标指向的是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目标,旨在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质量。而作为地方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考核体系若完全照搬“一利五率”,并不能完全体现企业的真实贡献,考核的指挥棒应该是引导公司成为区域综合保障平台,即鼓励其在城市发展、产业提升、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战略作用,因此,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考核指标实际上应该围绕“经济效益、核心功能、风险防控”三方面展开,具体的考核指标经,可以参考设定为“一利六率”,即利润总额、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考核企业现金流)、全员劳动生产率(考核企业劳动投入产出效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总体要求可以是“一增一降五提升”。“一增”是指确保利润总额增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必须要抓经营、抓效益,逐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身的内生造血能力。“一降”是指降低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过高会影响后续融资,引起企业债务风险,影响企业甚至区域的整体信用。“五提升”是指提升营业现金比率,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此项主要针对科技型企业)。

三是聚焦人才。国有企业应坚持培养和用好人才,积极参与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还有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上表为中智咨询整理的国有企业人才资源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参考指标体系,可根据企业的行业特性和发展战略需要,聚焦于核心需要加强的部分。

海控集团建立的是“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任职机制,推行了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现代经营责任机制,真正地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未来可重点在人才领导力、人才结构等方面发力,如加强集团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中层领导力培养机制,丰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聚焦品牌,加强品牌管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海控集团一直注重海控品牌的塑造,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未来也将持续通过:一是突出集团差异化竞争力,如创新能力、数字化能力、产业引领力、上市企业赋能、组织效率、营收入榜等方面加强宣传,二是积极打造标杆性项目产品,招引龙头企业合作,提升集团产业影响力,三是把握与国际顶级品牌产品合作机会,将国企的投资优势与外资品牌的标准、质量、渠道优势相结合,推动集团品牌与国际化发展融合,四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媒介,尤其应重视专业性媒体渠道,广泛传播海控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

8.关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关注要点——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提出,国有企业要加快实现从数量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效率型转变,从注重短期绩效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从单一价值视角向整体价值理念转变,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两组矛盾”,一是效率不高、效益不优,是制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财务数据上看,国有企业“大而不强”、“营收高但利润少”的特征仍然凸显。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不够、科技创新能力支撑不强,是制约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突出短板。国有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都涉足,但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如在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被“卡脖子”,在人工智能领域几乎没有布局,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还亟待提升。在科技创新方面,基础前沿研究短板明显,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能力不足,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和产业链供应链断链卡链风险。

基于“两组矛盾”,本次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提出四方面要求,一是要突出效益效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聚焦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切实提高资产回报水平;二是突出创新驱动,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对接;三是突出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布局价值创造的新领域新赛道,一手抓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一手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四是突出服务大局,积极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巩固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

作为地方国有企业,做好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主要关注以下要点:

一是明确标杆,瞄准世界一流和行业先进企业,分层分类选择对标对象。值得关注的是,海控集团一直以来的对标企业深投控本次已成功入选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二是聚焦核心指标,可从“四方面要求”切入,即实现效益效率,以央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指标为核心,辅以体现地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企业的行业特色的指标,如投资收益率、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率等;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如企业向产业链赋能的专项投入指标、分离通过产业链引领或产业链建设而形成的专项收益数据等;实现创新驱动,国资委提出应结合企业实际明确创新成果范畴,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率等;实现服务大局,包括关系到区域重大战略、重要行业领域的任务执行情况等,以及建立健全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左页表为正略钧策对价值创造行动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作为参考。

三是“定计划”。国务院国资委特别强调,通过编制“一清单”、绘制“时间轴”的方式确保对标工作层层落地见效,因此建议从对标领域、对标对象、问题表现、工作目标、具体举措、成果形式、时间节点、进度表现、责任主体等维度列明工作清单。

四是“定考核”。从对标行动落地的角度出发,未来可对照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和工作清单,适时对各项价值创造举措的实施进度、与目标的差距、任务分工情况、环境变化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检查,以做到问题“即发现、即调整”,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提炼总结+主体自评+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价值创造行动稳步落实。

9.我建议你,做个“时间敏感型”的人——价值驱动

时间敏感的背后,是对价值的敏感。一个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事情。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生没有目标,所以整天像行尸走肉一样,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对时间的流失也毫不在意。

   那些对时间敏感的人,往往是价值驱动,有着强烈的目标感。他们知道人生没有那么多时间,要实现目标,创造价值,必须只争朝夕。

   我之前讲过雷军的例子:雷军上学时,读了一本书——《硅谷之火》,这本书讲的是乔布斯等人创业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雷军的内心就像有一团火焰燃烧起来,激动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他在体育场上走了一遍又一遍,心情很难平静,在操场里我奠定了一个梦想:日后一定要做一个伟大的人。

   强烈的目标感,让他对时间倍加珍惜。所以,他在大学期间做了非常详细的时间规定:半年要做什么?一年要做什么?三年要做什么?

最后,他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本科课程。

 创业后,雷军更是惜时如金,他劳模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曾经在演讲中公开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一直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有时候一天开了23场会议。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周工作七天。

   这么高强度的工作,没有强大的信念支撑,是坚持不下来的。

   一个人是任务驱动,他会把时间当成完成目标的手段;一个人是价值驱动,就会把时间视为一种成本,会自我驱动,珍惜时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9.我建议你,做个“时间敏感型”的人——时间颗粒度细

   

什么是时间颗粒度?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有些人的时间,是以5分钟为单位的,比如比尔·盖茨,他的行程表和美国总统类似,5分钟是基本时间颗粒度。

   有些人的时间,是以15分钟为单位的,比如王健林,他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和省级领导会见,也只有15分钟。

   大部分人是1小时,半天,甚至一天。这其实是正常的,因为你不可能像盖茨、王健林一样每天有无数的事情处理。

   但是,你还是要尽量让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细一点,给自己做清晰的时间规划和日程安排,知道自己的时间花在了哪里。

   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过于粗犷,没有时间的概念,你就会习惯性地拖延,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了哪里。

   因此,你要制定日程表,每月做什么,每周做什么,每日做什么,细化到每天的日程上。

   我会通过撰写TDL,来列出每日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目标。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么,该怎么干,有着怎样的方法和策略。

   给你推荐精进日志,这是我为职场人打造的成长手册。里面有每天的时间管理工具,帮助你做好每一天的时间规划。

   列日程,是为了细化时间颗粒度,强化时间的感知,从而更好地提升行动力。

10.我建议你,做个“时间敏感型”的人——行动力强

  “时间敏感型”的人,往往具有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很多人缺乏行动力,主要是这2个原因:

    第一个,是惰性使然。人性中有懒惰的一面,改变毕竟是困难的,如果一件事做起来很麻烦,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打破惯性,走出舒适圈的。

   第二个,是畏惧失败。看见了很多的障碍和挑战,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做好计划,所以宁愿不做,也不想做错。

   但是,行动,永远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做错,比没做胜过100倍。

   你想,想破头皮,也改变不了什么。你畏惧,更不可能产生结果。

   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的,在你的犹豫中,时间一分一秒地浪费掉了。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他的著作中把时间划分为三类:浪费的时间、消费的时间和投资的时间。

   你吃饭、睡觉、坐地铁上班,这些是消费的时间;你把时间花在内耗、焦虑、抱怨等不值得的事情上,这是浪费的时间。而当你把这些时间用在行动上,去拓宽你的人生,收获体验和成果,这是投资的时间。

   我说过,“时间敏感型”的人是以价值为驱动的,他们的时间观念非常强,知道自己有限的时间最该用在什么地方。

   所以,遇事不会犹豫不决,浪费时间,而是果断行动,在行动中创造价值。

因为他们知道:凡事先搞起来,能解决80%的问题。

11.我建议你,做个“时间敏感型”的人——尊重他人时间

    在职场上,其实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我们都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但却从不关心自己有没有浪费掉别人的时间。

   尤其对于绝大部分管理者来说,他们很重视管理自己时间,希望每一分钟都有价值,但他们对于是否浪费了员工的时间毫不在意,仿佛员工的时间是可以被随意侵占的,仿佛自己的时间是更为宝贵的。

   最常见的一个场景是:很多管理者在开会时,会叫上无关紧要的人参加,白白浪费了对方半天时间。

“时间敏感型”的人,不光对自己的时间敏感,对有没有耽误别人的时间也会非常敏感,因此会非常尊重别人的时间。

   他们会非常守时,约定好了时间,就绝不迟到,不会因为个人的事情就让你等待两三个小时、甚至放你鸽子。

   他们不会随意打扰你的时间,不会拿自己芝麻蒜皮的小事去占用你的时间。他们知道,拿走别人的时间也许可以得到一时的便利,但长此以往,消耗的只会是自己的信用和价值。
   一个人尊重他人的时间,也就是尊重自己的时间。

   最后,总结一下:我建议你,做个“时间敏感型”的人。时间敏感型的人有什么特质?价值驱动、时间颗粒度细、行动力强尊重他人时间

12.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工作就顺了(一)

财经界领袖埃里克·豪威尔有个很有意思的习惯。
他每个周末晚上,都会将自己关进书房,不许任何人打扰。
做什么呢?只有一件——回顾自己一周的工作。
他反复问自己:“我这周做出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还能如何改进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他一步步追问自己,改进自己,最终从一个不起眼的乡下小店员,成长为了美国财经界领袖。
媒体人张丽俊说:工作中,会反省和不会反省的人,过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抱怨者自困,自省者自强。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的工作就顺了。

         13.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工作就顺了(二)

博主@李建秋讲过一个故事,他曾招过一个女大学生,性格活泼外向,非常讨喜。但不到两个月,就将其辞退了。原来,女孩工作很简单,每天负责给客户送一下公司文件。每次送文件,客户都要在约定地方等她半天,有时甚至会送错。一次,客户等了她一个小时都不见人影,大发雷霆打电话取消合作。李建秋知道后痛骂了女孩一顿,并让她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女孩非但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觉得是路况太复杂,自己刚来,找不到也正常。后来,公司遇上年终大促,整个部门都在火急火燎地赶业绩。本想让女孩帮忙干点零碎活,可无论是PS,还是剪辑,她都不会。李建秋忍不住说了她几句。不料女孩又控诉道:“这些事也派我干呀?我也不懂。”在女孩心里,她自始至终都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也从不反思自己。遇事不问不学不想办法,反而怪领导把自己不会的任务交给自己,这样的人,结局可想而知。要知道,工作本就是一场升级打怪。遇挫就逃避,犯错就推卸,便永远不可能晋级。一个不懂反省,不会反思的人,迟早会被淘汰。

      14.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工作就顺了(三)

在新媒体这个圈子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每个新媒体编辑,不是在找选题,就是在找选题的路上。
我的一位前辈老肖,刚进公司时也是如此。
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忙于找选题,连吃饭、通勤途中都不放过,熬到凌晨一两点更是常有的事。
当他信心满满地将选题报给领导时,领导直接毙掉了,还批评他做选题不思考不用心。
老肖看到信息当场就炸了,他既憋屈又愤懑。
立即跳起来回复,诉说自己多累多辛苦,工作多难要求多高。
可等他写完后,却猛然间冷静了下来。
他反问自己:结果已经摆在那了,如果我是领导,对编辑的工作不满意,我想看到的是他的辩解和埋怨吗?
这么想着,他将之前敲下的字一一删去,最后只回了一句:
“好的领导,我会反思这个问题,然后尽快整改。”
他开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发现自己对选题的把控确实不够。
于是每报一次选题,他都会将领导的批语摘下来,细细揣摩。
又去研究平台调性、受众群体,思考什么样的选题算优质,标题怎么取,框架怎么搭……
就这样,老肖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找选题、完善选题的方式。
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还逐渐在公司得到领导的重用。
很认同这句话:工作到最后,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没有谁的工作容易,职场中,多的是困难叠着困难,麻烦裹着麻烦。
一味抱怨任务太重,项目太多,只会让工作难上加难。
学会向内归因,反求诸己,才有机会扭转局面,让工作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5.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工作就顺了(四)

曾有一个保险推销员,他每天拼命工作,可业绩却低得可怜。
最穷的时候,他被房东赶出来,只能偷偷睡在公园的长椅上。
一次,他去一家寺庙推销,不仅一无所获,还被高僧批了一顿:
“听完你的介绍,我没有丝毫投保的兴趣。”
回去后,他将高僧的话连续琢磨了好些天,终于想通了一件事:
工作之所以做得不行,一定是自己身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于是,他开始每月请同事和客户吃饭,请他们指出自己的不足:
“你个性太急躁了,沉不住气。”
“你脾气不好,常常自以为是,要多听听别人的建议。”
“待人处事,你有点过于自私了……”
他边听边把这些话记录下来,以便随时拿出来检讨,督促自己不要再犯。不料正是这一小小举动,使得他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费尽口舌也拉不来一个客户,现在却是顾客排着队来找他。他的业绩很快就得到了提升,最后竟做到了全国第一。他就是世界著名保险推销大师——原一平。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深刻的反省,便没有惊人的超越。
每份工作都有难处,但那些能够从中崛起、脱颖而出的人,大多有个共性——善于内省
不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对工作抽丝剥茧。
当你持续改进自身,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时,工作上的难点,便会化作你自我精进的养分。

      16.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工作就顺了(五)


滴滴创始人程维创业的时候,曾信心满满地拿着自己的策划,给朋友王兴看。
只见王兴瞧了一眼后,眼皮都没抬,便冷冷冒出两个字:“垃圾!”
程维失落地离开了。
事后,王兴觉得自己说得有点过分,便准备打电话向程维道歉。
谁知电话刚拨通,他还没开口,程维就说:
“我想了一路,终于琢磨明白这份策划哪里垃圾了。
我觉得,不是这个创意垃圾,而是我做得太垃圾了,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完善!
王兴很诧异:你没生气?
程维说:“没有啊,我就是一直在琢磨,到底哪儿垃圾?琢磨了一路,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
至此,王兴认定他此后必大有可为。
结果不出所料,程维带着滴滴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在2021年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有人说,工作中,一个善于反躬自省的人,很难不取得成功。
工作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问题来于自查,方法源于自省。
时刻保持自查、自省的姿态,你便能在工作中一路向上,节节攀升。

《终身成长》一书中写道:痛苦+反思 = 进步。

职场中,谁都会遇到麻烦。
有人向外抱怨,怨天尤人,越诉越苦。
有人收起情绪,反躬自省,寻求精进。
久而久之,实力越强,能力越精,工作自然就顺了。

17.养成复盘习惯,用好复盘思维

  儒家经典《论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古圣先贤都有“自我复盘”的自律精神,他们更多是将复盘作为持身修心之道,重在自我升华。

  复盘,原是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以此发现攻守漏洞,砥砺自身棋艺。

  就像底线思维、系统思维一样,复盘思维已经是我们“工具箱”里最常用、最有用的分析工具之一。有了这个工具,我们可以大大减少工作中平庸化的重复、避免不走心的琐碎,把积累转化为能力、为经验建立起态度,把前期的“工作存量”转化为未来的“成果向量”,实现工作价值最大化。

  谋事如谋局,做事如落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需要养成“复盘习惯”,树立“复盘思维”。无论谋局谋势,无不从复盘推演开始。

18.善复盘者赢——复盘是认识论

  “复盘”,是对过往工作进行回忆、复刻、反思、探究、推演,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找到规律,从而推动工作不断改进、总结、提高、升华,这是党员干部自我成长、党性磨炼的过程,更是提升认知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多重需要使然。“复盘”,是能力提升的加速器,是发现问题的探测针,是看清问题的放大器,是新认识生成的催化剂,是行动的导航仪,是知识资产的生成器。

  现在,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复盘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会计、股市、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日常从事行政机关工作,是不是也提倡复盘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复盘是认识论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以上是毛泽东同志在其光辉篇章《实践论》中的一段论述,至今广为流传。

  工作中的复盘,实质就是“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过程,这是复盘的哲学基础。没有复盘,就没有认识提升,就只能“低位徘徊”,所做的都是低质量努力。

  以招商引资工作为例,有些地方仍拘泥于遍地打广告、投门子找关系的“老套路”。如果来个大型复盘,就能发现,现在的招商引资早已到了“包机出海抢订单”阶段,新招商模式、招商理论层出不穷。

  有的省介绍了12种招商方式:产业链招商、专业镇招商、开发区招商、政府招商、中介招商、人才招商、成果转化招商、基金招商、政策招商、情谊招商、会展赛事招商、网络招商等等。这些招商引资的“新招式”,听过吗?试过吗?哪些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中落实了多少?结合“他山之石”如何优化下一步工作……

  不复盘,认知水平就达不到一定层次,不复盘,过去的工作经验就等于零。复盘是一个普遍的方法论,万事皆可“复盘”,一经复盘天地宽,信然!

19.善复盘者赢——复盘是传家宝

  

复盘思维,不是当下才有的“先进管理思维”,而是我们党一直在用、“磨得发光”的一件利器。

  百年党史,常遇“岔路”“弯路”,时有“险滩”“暗礁”,其中每一次光芒闪耀的关键历史节点,其实都是在经历一场伟大“复盘”。在那个风雨如晦、万马齐喑的年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本身就是早期党组织和革命先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复盘的结果。

  从八七会议、古田会议到遵义会议,从延安整风运动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都是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纠正错误、总结经验、完善自身、走向胜利的典范,无一不是深刻复盘的结果。

  在“当下史”的书写中,复盘的传统仍然在重大国家叙事中被继承、被发扬。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而深刻地复盘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实也是“科学复盘”这一方法论的胜利。我们的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复盘中“螺旋成长”的历史。

  

20.善复盘者赢——复盘是基本功

  

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不是“一阵子”、也不是“凑热闹”,我们要善用“复盘”思维开展调研,以更全面的视角、更理性的态度审视调查研究的每个环节。

  比如说,在调查研究中养成复盘思维,就像去北极探险,在到达北极点的路上充满浮冰,浮冰一直在“流动”,可能你一觉醒来,方向就偏离了。这时,就不能盲目按前期计划前进,必须通过复盘来调校方向,重新确定行动方向。如能每天坚持这样做,就能一步步接近终点——北极点。

  展望性“复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展望性“复盘”,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把情况摸清楚,做到不唯上、不唯下、只唯实,真正发现群众所急所需所盼。

  过程性“复盘”,善于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既要分析面上情况,又要剖析点上现状,不断开展过程性“复盘”,思考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等,让调研内容更加体现民意、切合实际、符合规律。

  总结性“复盘”,要站在“局外”看“全局”,在“回头看”中查缺补漏、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归根到底,一次调查研究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调研成果是否有效运用、问题症结是否成功解决。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时时处处“要以复盘剖析深化调查研究成果,对调研选题再检查、对调研过程再检视、对查摆问题再剖析、对调研报告再完善”,保证调查研究不走形、不跑偏、出实效。

  

21.善复盘者赢——复盘是助推器

  丘吉尔曾说:“不要浪费任何一场危机。”不浪费危机,其实就是通过复盘查摆问题,梳理经验教训,找到破解方案,从而化“危”为“机”,走出泥泞。可以说,复盘就是一种危机管理方法,让我们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理解水平,抓住工作的关键和主要矛盾,不断地精进自己,提高自我,助力成长。所以说,复盘是每位党员干部成长的“助力器”“加速器”。

  复盘差距练本领。在日常具体工作中,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年轻干部要定期复盘、反省、反思自身工作的差距,特别是攻坚急难险重任务后,需要复盘,对比老同志在艰苦环境和复杂局面中的担当作为,总结自身不足与差距,应该到艰苦环境中去磨练,到吃劲岗位上去锻炼。

  扫雷避坑蓄能量。复盘,能让自己“不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还可以躲过别人没有躲过的坑。无论是自己的问题短板还是别人的“反面经验”,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复盘的过程中立行立改,对于管理漏洞及时完善制度,对于繁琐的方法路径不断优化方案,吃一堑长一智,提升为民服务的真本领。

  以终为始长才干。复盘不是终点,而是解决问题、突破创新的起点。年轻干部应把握成长“黄金期”,在复盘中扬长补短、积累精进,革除不合时宜的观念作风,多学些比较欠缺的知识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善于掌握主动权,将矛盾想得复杂一些,对困难预见充分一些,因时因地制宜对经验教训进行“深加工”,形成更加积极有效的好办法新办法巧办法,并将其付诸下一次的实践,使各项工作更加切合实际、体现民意、符合规律,以新风貌展现新作为、打开新局面。

四个步骤养成“复盘思维”

  复盘思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所以,我们日常的复盘要持续聚焦自我成长,对准日常锤炼,培养良好复盘习惯,形成成熟稳定的“复盘思维”。

  

22.善复盘者赢——善用清单,扭住复盘“牛鼻子”

  

复盘,就是将经历转化为经验,把问题转化成方案。有一本书叫《清单革命》,里面提到“8家试点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但持续改善的清单,让4000名病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了36个百分点,术后死亡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这段表述给人的启发是,清单是无数次“试错”无数次试验,无数次迭代得出的结果,是深度复盘的“结晶物”。

  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错误,千万不要让它“白白流失”,要学会用清单的方式进行记录,形成一个“避雷指南”,以后的工作才能避免再次踩雷。有复盘的自觉,才能及时发现背后的问题,反之则比较容易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把小问题拖成“老大难”,或是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窠臼,导致工作原地打转,甚至前功尽弃。

  在复盘的过程中学会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工作思路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机制是否合理,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发掘更大的“进步空间”,找寻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的最优解。

 

     23.善复盘者赢——对照目标,握稳前进“方向盘”

  

有句话,叫做“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复盘思维”要求首先要找到最初工作的期望、目标、评判标准。目标对于“复盘”的重要性就如同灯塔对于船舶,搞不明白“为什么而复盘”的问题,行动就会失去方向。

  目标给我们指引,让我们知道要往哪里努力,目标也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通过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我们就知道一件事情,我们是成功还是失败。不明确目标,大家就不知道向何处使劲。无目的的工作是盲目的,也是危险的;而忘记目的的工作则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负面效果。

  涉及具体工作的复盘时,首先要进行目标回顾,比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目标就是不丢分、零失分,取得综合测评成绩第一名。再比如,在理论宣讲工作中,目标是宣讲多少场次,受众覆盖多少人次等等,要让参与复盘的人都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要讨论什么,如何评判。

  “在其位,尽其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怀有“人民公仆”的服务意识,是党员干部的初心。在“复盘”中要以人民群众为轴心,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以“无我”初心来涵养“大我”情怀,做到知行合一,在总结中画好为民同心圆,坚守好前行初心路,以“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筑牢党员干部忠诚奉献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