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现场调度会。市政府张成伟副市长、孙永副秘书长以及市国资委、市住建局、市人社局相关单位领导参加,滕州市、市中区、薛城区、高新区分管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驻枣各涉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的国有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参观了薛城福苑小区和市中惠工八区两个“三供一业”维修改造现场;而后,市国资委高念文主任通报了全市工作推进情况;市中区、滕州市、薛城区和枣矿集团先后汇报了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突破、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最后,张成伟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孙永副秘书长主持。
张成伟对各区(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整体协议签订和准确把握时间节点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枣矿集团积极申请、及时拨付资金提出了表扬。同时,他客观分析了我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的现状和形势,并明确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和问题。他指出,一是各级重视程度不够高、领导亲自抓主动靠的意识不强,很多工作只停留在会议部署强调上,没有真正的仔细研究和实际落实;二是具体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只求过得去、差不多,缺乏力量统筹性和认真较真的韧劲;三是标准制定和把握不明确、不够高,规划设计重眼前缺长远、工程施工重速度轻质量;四是宣传引导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没有让职工群众正确的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也没有激发职工群众参与配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张成伟指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作为一项为国有企业“瘦身”减负和为广大职工群众造福的好政策,要贯彻落实到位,企业和政府首要的就是要做好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充分发动群众、发扬民主,打消他们的担心和顾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认识引导到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大局上来,让人民群众理解政策、认同政策、支持政策,主动参与监督并积极为分离移交工作献言献策,与企业和政府一道把好事办好,最终让人民群众满意。
张成伟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分离移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各区(市)政府和各移交企业都要敢于担当,变被动为主动,确保为企业发展分出新活力、为产业壮大移出新空间,真正实现企业、政府、职工和专营单位的“多赢”局面
张成伟强调,要抓住关键环节,积极稳妥高效推进分离移交工作。全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原则上要在2018年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11月份全市将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查缺补漏,做好上级检查的准备工作。从现在开始到2018年1月底,要完成所有驻枣企业的正式协议签订工作,同时各企业的维修改造资金要及时到位。对任务完不成的企业,市国资委要向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发函催办,并向省国资委报告。2月底,所有社区要全部拿出改造方案和规划图,并经区(市)住建部门审批。6月底,所有土建项目和地面硬化要基本完成。同时,市领导小组要每月对区(市)和移交企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排名;每个季度全市要召开一次现场会,3月底在滕州召开,5月底在薛城和高新区召开,观摩维修改造现场不少于5个。
张成伟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把分离移交工作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各区(市)要在机构力量上形成合力,要抽调供水、供电、供暖和物业管理的相关人员集中办公,每周利用2天左右的时间专门用于安排工作、总结计划。由各住建部门牵头,把维修改造标准进一步细化、方案设计进一步专业化,各分管领导要把好审批关。要进一步做好费用测算和资金拨付及管理工作,由市国资委牵头,交接双方共同协商选聘专业的中介机构,搞好费用测算、工程审计、全面清算等各项工作。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用好用足,防止出现截留、挪用等情况,保证资金安全、保证干部安全。要加强对独立工矿区分离移交的研究探讨,要敢于创新思路、勇于另辟蹊径,在政策允许下,可以尝试让有能力的省内国有专营公司整体打包承接相关职能。
张成伟指出,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政策规定,国有企业其他办市政、社区管理等职能分离移交工作也迫在眉睫,需要各级抓紧研究尽快落实。各区(市)都要按照“先行试点、逐步完成”的方式,严密组织、扎实推进,争取2018年一季度有突破、有进展。市政府要加强督导考核,力争把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范围。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积极作为,要在十个工作日内,把贯彻落实会议情况经主要领导签字后上报市国资委。
市国资委主任高念文在通报中指出,截至12月10日,我市国有企业(包括中央驻鲁企业、省属企业、市县属企业)已累计完成数和签订正式分离移交协议数占任务总量的80%以上,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得到了省政府专项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同时,工作中还存在部署不到位、进展速度缓慢,推进不平衡、沟通协调不顺畅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主动作为,努力把工作向前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