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管资本 三维强化国资监管
近年来,台儿庄区国资事务中心坚决贯彻“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求,以财务监管为核心环节,通过构建多层次监管框架、实施穿透式精准监管、提升智能化监管效能三大举措,聚焦资本安全和效率提升,逐步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日常财务监管体系。
一、聚焦“管资本”核心,构建多层次监管框架
深刻把握“管资本为主”的内涵实质,推动监管重心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扎实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管格局。一是制度先行,扎紧“笼子”。立足区情实际,印发《关于加强区属国有企业规范统一监管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坚持监管标准统一、程序规范、质效提升,明确企业财务行为的“红线”和“底线”,为日常监管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二是决算牵引,做实“闭环管理”。将年度财务决算作为检验经营成果、评价资本回报的核心手段。每年2-3月组织企业高质量编报年度决算报告,要求企业实施第三方审计并实行审计结果备案管理,形成“编制-审核-审计-备案”的闭环管理,确保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是报告分析,动态“把脉”。建立常态化的财务报告体系。动态跟踪企业财务报表、降杠杆减负债防风险、存量有息债务、担保等情况,按月制作国资监管机构监管企业财务动态手册,及时加强财务数据分析,防范重大债务风险。
二、突出关键环节,实施穿透式精准监管
紧盯可能影响国有资本安全和效率的关键财务环节,实施精准穿透监管。一是把好重大投融资活动的“方向盘”。对于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融资活动实行事前审核或备案管理。重大投资项目要求企业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专项审计、评估,严把程序关、风险关、效益关;重大融资事项遵循“借长换短、借低换高”等原则,严控盲目投资和过度负债。二是拧紧成本费用管控的“节流阀”。密切关注企业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合规性,督促企业厉行节约,压降非生产性支出,增强成本竞争力。严控职务消费等敏感领域,对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年度预算清算情况实施备案制管理。三是夯实资产质量与运营效率的“家底子”。关注企业存货、应收账款两项资金压降情况,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四个维度设置指标,更好体现对企业资产运营效益的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及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成长能力,夯实企业资产质量。
三、压实主体责任,提升智能化监管效能
压实国资监管主体责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通过深化平台应用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一是优化经营业绩考核。2025年6月,修订《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将财务管理水平、财务风险防控成效等纳入考核重点,推动“一利五率”指标持续优化,引导企业实现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二是打造“智慧国资”监管平台。建设“台儿庄国资云系统”,实现企业财务数据动态监管,显著提升监管时效与覆盖范围。推进产权管理数字化转型,动态更新已登记产权企业信息,提升产权登记数据质量。三是加强内外部审计协同。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求国有企业年内对全部权属企业至少开展一轮内部审计,并在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责任书中明确。每年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经营业绩专项审计,为国有资产安全、规范、高效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下一步,台儿庄区国有资产事务中心将不断优化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穿透力,以更扎实、更精准、更高效的财务监管工作,筑牢国资安全防线,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