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探索 创新路径 积极改进和强化国企财务监督工作
发布时间: 2021-02-24 17:00:33  

勇于探索  创新路径

积极改进和强化国企财务监督工作

枣庄市市中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枣庄市市中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国资局”)自2019年1月成立以来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国资权益,在改进和强化国企财务监督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大胆探索及创新渐已形成以国资监管职能为统揽,国企财务预决算、财务管理、财务监督相统一,围绕企业发展规划、经营计划和资金资源运用相结合的财务监督工作体系。

一、荆棘重重,力寻财务监督破解之道

区国资局原为枣庄市市中区财政局下属二级事业单位,未厘清职能划分,监督力量薄弱。在国企财务监督方面可谓是“一无所有”。2019年1月机构改革后,区国资局正式挂牌,成为区政府组成部门,代表区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所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维护出资人的权益,此市中国资监管工作正式步入正轨。

区国资局初建后,直接监管的国有企业5家,资产总额200多亿。如此体量的“大盘”该如何发挥监管职能,区国资局不断在探索、不断在挖掘,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传统观念固化,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国企存在老思想、旧思维,认为有国资局监管是多此一举,对上敷衍、对下漠视,对自身发展只着眼眼前,对下级企业监管乏力,财务数据更是信息不畅,难以串联。甚至有的国有企业无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数据上报不及时。

二是大局观念不强,业务功底较弱。个别国企工作人员不能自觉的站在国资监管工作大局上考虑问题,推一推走一走,碍于经验不够、配置不足,不愿意主动学习,业务功底弱、业务水平低。对新形势下的财务监督要求研究不深,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监督制度匮乏,监管没有体系。国企在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结合实际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机制。区国资局作为新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处于“从零开始”的阶段,没有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和各企业特点的长效机制,没有符合当前形势的管理制度体系,没有具体、有效的监督管理具体措施。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19年4月,区国资局党委召开会议指出,必须以“破茧”的毅力,“扬帆”的决心,打破传统,重塑国资国企监管新格局。2019年5月,区国资局带队区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前往萧山国资学习其先进的国资监管模式及做法2020年2月-6月,开展了为期近5个月的财务人员谈话谈心活动,由局班子成员与各企业每一位财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各企业财务人员心声及企业真实情况。2020年9月,组织局机关相关业务人员到国检集团枣庄公司进行财务专项学习交流补齐短板、汲取经验同时,通过不定期召开国企财务负责人座谈会进行研究和讨论集合全系统力量开展国资国企财务监督理论和实践问题攻坚,寻求破解财务监督难题的钥匙,开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二、趟路破冰,开财务监督创新工作方式先河

加强财务监督工作就是要监测国有资本运营质量,监督企业财务状况,以此督促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企业内控制度能在合理范围内保证资产安全、财务真实。

区国资局以多措并举定基础,“量体裁衣”促发展的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出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取其精华,去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一)以制度为抓手,推进经营计划、全面预算等落实落地。

2019年以来,区国资局不断在制度建设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创新,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下发了《区国资局监管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区属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检查的通知》《关于加强财务人员管理的通知等,夯实了制度基础,同时,创新性的以生产经营分析会为抓手,于每月20日前后,形成企业财务负责人月汇报、总经理季度汇报、董事长半年、年度汇报的制度,及时准确地掌握国企生产经营、资产变动及盈亏情况。每月的生产经营分析会议,明确时间、明确汇报人,已成为市中国资系统一项“固定动作”,将企业年度经营目标、重点工作分解到12个月中,并以月度为周期,明晰经营目标、财务预算、重点工作执行情况,为国企财务监督工作打下基础,为国资进行经济运行分析提供一手数据。

(二)为企业量体裁衣”,及时准确了解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在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动态掌握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据区属企业所属的不同行业、不同主业,分别选用不同财务指标数据。对于重要企业和重大投资决策单独分列、提升关注。通过交流对比分析,寻找存在于各集团之间和相同业务之间的先进经验,让其产生正向迁移。客观、准确、全面的掌握各集团在一定时期和环境下的实际经营绩效,通过召开月度经营分析会,逐月通报各集团关键绩效指标达成情况,让各集团能够及时对其之间的绩效差距进行量化分析。目的在于一方面是对各集团形成绩效压力,使其产生危机意识,促使各集团对自己的经营形式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确保能够提前采取改善措施,做到运筹帷幄;另一方面,也对各集团经营优劣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三)加大会计报表监督,保障企业年度预决算数据真实、完整。

各集团的会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的书面反映,同时也是上级各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了解、掌握相关政策以及指导其进行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参考资料。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财务快报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夯实管理基础,积极督导区属国有企业按时、保质的完成财务快报工作,加强对监管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运行质量、经营风险、预算执行等方面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的问题,充分提示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会计报表的时效性、准确性,为预决算提供依据。

(四)提升财务监督实效,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实施集体办公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手段,加强队伍建设和对财务的集中掌控。推动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强化财务工作理念,凝聚队伍,提升财务人员的执行力和创新力。20205月,别组织了2期国企财务人员数字化管理培训班;9月,组织区属国企全体财务人员培训10月,组织区属国企财务负责人等共9人参加首席财务官上海高级研修班;11月,组织区属国企财务负责人等共11人参加济南《2020年关账前高风险事项核查》培训班。通过不同层级财务人员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业务能力培训,加强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和业务水平提高,同时对学习培训中表现突出的财务人员给予表彰,以表彰促引领,以培训促提升。

(五)强化风险防范,推进重大财务事项和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财务风险是企业最致命的风险,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管控,及时掌握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和风险隐患,是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不单纯是财务行为,而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19年12月,制定下发了《区属国有企业贯彻“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方案》《市中区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规定》,将重大投融资行为作为国企三重一大进行决策,同时履行核准备案制,确保在防范企业资金风险上有措施、有掌控。

(六)做好财务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以检促改、以改促升。

对各企业进行财务监督检查工作,是促进国企财务监督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020年下半年,我们认真研究,制定方案,以企业自查自纠和现场督查为主,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组成检查组,对区属国企进行了监督检查,将检查问题反馈给企业。要求企业建立整改落实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利用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做好财务监督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七)纳入绩效、列入考核,确保制度、措施落实落地。

制度再好,不执行即为空,措施再优,不考核即为零。做好全区国企财务监督是全面性、系统性工作,区国资局高度重视,多次在生产经营分析会上作指示,同国企财务人员现场交流,分析现状、研讨行情,为下一步的工作出谋划策、指引方向。同时也在全区国资系统内建立财务监督负面清单,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列入年薪指标,对在财务监督工作表现突出的进行正向激励,表现差劣的进行反向降分。倒逼国企真正重视、真正落实财务监督工作。

三、任重道远,肩负新形势下国企发展新使命

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加强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监管,是出资人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确保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落实到位的有效措施。经过2年的大胆探索与开拓创新,市中区国资系统财务监督工作已初见成效,国资国企财务监督制度逐渐健全;国企动态监测工作渐成体系;国企重大财务事项管控严密规范;国企财务人员队伍能力到提升;全区国资系统凝聚力空前高涨。

虽然区国资局在财务监督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做好国企财务监督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艰巨的任务。针对当前国企财务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区国资局将高度关注并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树牢财务监督工作大局意识。认清财务监督对国企发展的重要性,用理念决定思路,用思路谋划出路。不断加强和改进财务监督工作水平、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持续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培训,使财务人员及时掌握国家最新颁布的政策法规,了解财务监督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新进展、新变化,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一有层次、有能力、有水平的财务人员队伍。

(三)持续完善财务监督工作体系。借鉴先进经验,不断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与日常监督、内部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效率、监督覆盖程度,创新监督模式向一体化、信息化发展,从而提高监督水平,提升企业效益。

2021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在市国资委的正确引领下,牢固树立国资监管大格局理念,进一步加大财务监督工作力度,在夯实企业财务管理基础、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提升运行质量和防范财务风险等方面多下功夫,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