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对标对象、对标要素、对标方法 国企锚定目标寻求管理跃升
发布时间: 2020-12-15 11:38:40  

找准对标对象、对标要素、对标方法 国企锚定目标寻求管理跃升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加强管理是门必修课。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有关通知提出的目标,到2022年,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近日获悉,国有重点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有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97家中央企业中,已有92家企业通过召开会议等进行动员部署,北京、江苏、深圳等地国资委将所监管企业全部纳入对标提升行动范围,山东、浙江、新疆等地国资委主动把工作延伸至地市级国资委所监管企业,努力推动对标提升行动取得更大效果。

对标世界一流找差距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01.3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1.5倍;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到80家。中国企业群体的迅猛崛起令人振奋,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

“分析世界500强榜单,中国企业现在更多的是‘大’,要实现‘强’还需要努力,盈利能力、回报率、收益率及产业核心竞争力都需要提升。”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董事长宁高宁在去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上曾指出,中国上榜企业收入规模和上榜数量显著增加,但中美企业利润总量的差距并没有缩小。他开出的药方之一就是,中国企业必须全面深入进行国际对标,提升发展质量。

今年7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国有重点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要求从战略管理、组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科技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8个方面综合分析世界一流企业的优秀实践,深入查找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持续加强企业管理建设,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开展对标行动,面临着“和谁对、对什么、怎么对”三问。按照有关要求,国有重点企业要找准对标对象、对标要素、对标方法,从净资产收益率、营收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营收研发投入比、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全球产业标准参与度等方面着手进行对标。

“只有与强者对标,才能更强。”中国华能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益华介绍说,华能从“十二五”时期就开始谋划对标工作,并建立相关工作体系,2012年提出了创一流指标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选择了11家电力企业对标,其后又选择了19家跨行业企业进行对标。其中经营管理对标美国通用电气,科研对标贝尔实验室,组织体系对标华为等。

发力精益化数字化

对标提升行动现已进入集中推进、全面落实的关键时期。11月下旬,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召开了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强调,开展对标提升行动,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既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又是推动国有企业提高效率、激发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

镇海炼化是世界第一梯队的石油炼化企业,在国际炼化行业评比中,连续十年位居世界前列。“我们坚持‘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向精益化管理要质量、要效益。”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党委书记吕亮功表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镇海炼化准点完成39套装置、5176项检修和58项改造任务的同时,完成营业收入687.5亿元。

精益化管理是打造世界一流的基础。镇海炼化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提升价值”为导向,把“效果、效率、效益”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主要标准,2020年公司制度压减率达36%,23万多件工作事项及时办结率达99.98%,办理时长由原来的2天压缩至0.31天,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企业还建立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体系,推行“日产销平衡、周生产优化、旬经营决策、月完善分析”“六轮测算”“事先算赢、算赢再干”等优化增效做法。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基地,其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人均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等主要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面对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构建了高效运行的生产指挥系统,并实施智能制造,整体生产效率较改造前提升约20%,制造成本降低10%以上,产品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

强化三个联动

“近年来国企在应用新的管理工具、掌握新的管理方法方面进步很快,接下来企业管理要实现更大的突破,还需处理好‘道’与‘术’的关系问题。”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冯立果认为,推进国企管理提升,要以良好的体制机制做保障,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毕竟,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都需要企业干部职工去付诸实践,实施效果受到主观意愿、环境条件、能力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来自中国中铁的信息显示,该企业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重塑组织治理、经营管理、运营管理、科研管理、政治保障五大体系。中国中铁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中铁践行“微观成本管理重要,宏观成本管理更重要”理念,健全以“企业组织全层级、项目管理全过程、内外因素全方位”为特点的全要素成本管理机制,近3年压减同质化、低效企业217户,2019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84%。今年,中国中铁大力推进总部机构改革,公司本级和二级公司分别压缩总部部门20%和14%,压减总部定员5%和21%。

令业界感到振奋的是,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围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开展部署时明确提出,强化“改革、创新和管理”三个联动。具体内容包括,要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加快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培育企业市场经济主体,为管理改善、管理提升奠定基础。要鼓励创新,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要通过加强管理,促进改革和创新不断深化,切实提升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

冯立果等专家认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办事,巩固并强化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聚焦价值创造,发动创新引擎,强化管理支撑,必将有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